原油(Crude Oil)是石油的基本类型,存在于地下储集层内,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呈液态。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等;原油的颜色是因为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量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品质量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
石油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在常温下是比较黏稠的混合物,也有黄色、淡黄色、淡红色、淡褐色,埋在几百到几千米的地壳中。石油有特殊气味,比水轻,不溶于水;没有固定沸点,沸点范围从室温到500℃以上。
天然气也是石油的主要类型,呈气态,或处在地下储集层时溶解在原油内,当采到地面常压条件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又呈气态。
原油的品种,看平台把
不同的平台规格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平台是按照吨来计算的。喔在是按桶来计算的,有100桶500桶1000桶每手,货B种类是人民B,方便计算干净清晰不要美元自己还要换算。100桶每波动一个点就是100人民B每手,500桶的就500人民B,简单方便清晰明了
矿物油:所有种类的石油都富含碳和氢组分,据此可以追索出它们的生物起源或相关性。在地下多孔岩层中发现的矿物油也不例外,它们起源于有机质,如死去的浮游生物——它们在地质历史中曾在海底大量分布。经过多种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这些有机质转化为矿物油,或称“石油”和它的组分,如煤油、石蜡、汽油、柴油等。它们被归类为矿物油,因为在人类的时间框架下,它们不属于有机质,它们来自地下的地质体,从地下岩层到地下的圈闭,再到地下的砂层。一些油状物质也可以在一些自然环境中找到,广为人知的就是沥青。在自然界中,沥青往往以焦油斑的形式存在于地下裂缝中。石油和其他矿物油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资源,它们常常以人们四周无处不在的“油”来冠名。
有机油:由植物、动物和其他有机质通过有机过程而形成,这些油类以其多样性为显著特征。从化学观点来看,这是一个模糊的术语,而油类真正的科学术语应该是脂肪、蜡、胆固醇在活着的生物体内发现的油类物质及它们的分泌物、脂类。从蜡到类固醇都可归类为脂类,有时它很难定义。通常,人们几乎仅仅根据它们都排斥水或不溶于水的特征将其归为一大类。脂类可以完全溶解于其他液态脂类中。它们中碳和氢的含量很高,与其他有机组分和矿物质相比,脂类内部几乎不含氧。
石油(原油)是一种由碳氢化合物(烃类)及少量氧、硫、氮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其状态取决于温度、压力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根据原油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可以对原油进行分类。具体的分类原则是:
1.按胶质-沥青质含量分类
(1)少胶原油——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在8%以下;
图2-4-4 地层水的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a)纯水;(b)含盐量为60000mg/L的水
(2)胶质原油——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在8%~25%之间;
(3)多胶原油——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在25%以上。
2.按含蜡量分类
(1)少蜡原油——含蜡量在1%以下;
(2)含蜡原油——含蜡量在1%~2%之间;
(3)高含蜡原油——含蜡量在2%以上。
3.按含硫量分类
(1)少硫原油——硫的含量在0.5%以下;
(2)含硫原油——硫的含量在0.5%以上。
胶质-沥青质在原油中形成胶体结构,对原油的流动性有很大的影响。胶质-沥青质含量过高可形成高黏度的原油。原油中的含蜡量影响原油的凝固点。含蜡量越高,其凝固点越高。原油中的硫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用钢制成的炼油设备有腐蚀作用。
石油的物理性质主要有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压缩系数、黏度。
1.溶解气油比
原油的溶解气油比定义为原油在地面脱出的气量与地面脱气原油的体积之比:
岩石物理学基础
式中:Vg为在地面状态下由原油中脱离出来的气体体积;Vo为地面脱气原油的体积;Rs为在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的溶解气油比,单位是m3/m3。在物理上,溶解气油比表示在地面上单位体积的原油在地下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所能溶解的天然气体积。
2.体积系数
体积系数定义为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岩石物理学基础
式中:Vfo为原油在地层中的体积(在某一温度、压力下);Vso为原油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20℃,0.1 MPa)。
图2-4-5 某地层中的油在饱和压力下的相对体积系数(体积系数与饱和压力下的体积系数之比)
①直线;②实测数据;③实测数据与直线的离差值
根据实践经验,地下溶解气和热膨胀的影响远远地超过了压力对原油弹性压缩的影响,因此地层油的体积系数一般大于1。这意味着,原油在地面的体积一般小于其在地层内时的体积。原油在地面上由于脱气而使体积变小的现象称为原油的收缩,收缩系数为1/Bo。
地层原油的体积系数除了与溶解气油比有关外,还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图2-4-5)。
3.压缩系数
令αo代表地层原油的等温压缩系数,则
岩石物理学基础
地层原油的压缩系数主要取决于原油的溶解气量、温度、压力。如果原油中含有的气体多,则原油的密度下降,压缩系数变大。
4.黏度
原油的黏度主要由原油的化学组成所决定。地面脱气原油的黏度具有很大的变化范围,从零点几到几千万毫帕秒(图2-4-6,图2-4-7)。
矿物油:所有种类的石油都富含碳和氢组分,据此可以追索出它们的生物起源或相关性。在地下多孔岩层中发现的矿物油也不例外,它们起源于有机质,如死去的浮游生物——它们在地质历史中曾在海底大量分布。经过多种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这些有机质转化为矿物油,或称“石油”和它的组分,如煤油、石蜡、汽油、柴油等。它们被归类为矿物油,因为在人类的时间框架下,它们不属于有机质,它们来自地下的地质体,从地下岩层到地下的圈闭,再到地下的砂层。一些油状物质也可以在一些自然环境中找到,广为人知的就是沥青。在自然界中,沥青往往以焦油斑的形式存在于地下裂缝中。石油和其他矿物油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资源,它们常常以人们四周无处不在的“油”来冠名。
有机油:由植物、动物和其他有机质通过有机过程而形成,这些油类以其多样性为显著特征。从化学观点来看,这是一个模糊的术语,而油类真正的科学术语应该是脂肪、蜡、胆固醇在活着的生物体内发现的油类物质及它们的分泌物、脂类。从蜡到类固醇都可归类为脂类,有时它很难定义。通常,人们几乎仅仅根据它们都排斥水或不溶于水的特征将其归为一大类。脂类可以完全溶解于其他液态脂类中。它们中碳和氢的含量很高,与其他有机组分和矿物质相比,脂类内部几乎不含氧。
qh原油。现货原油。